返回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166节  湖涂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优质推荐阅读: 坐着看小说网(更新快·体验佳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许多人看着这一幕,心中五味杂陈的。甚至暗暗有些后悔,之前竟然没看出来夏家闺女真的找到好工作了。早知道就把关系给弄好点儿。现在人都要搬走了,连搬去哪里都不说。以后可没机会了。

坐在车上,夏家两口子回头看着大杂院。有些怀念,但是也没多少不舍。

当有些地方的回忆并不美好的时候,搬走反而让人觉得轻松。

两口子自然不知道,在原本的命运中,女儿死后,他们两人也永远的留在了这个大杂院里面。在一个孤寂的夜里,抱着女儿的遗像,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。

这会儿,两人只想着,女儿有出息了,要让他们去住大房子了。

女儿现在可有本事呢,找房子,搬家都是她安排的。

比起住好房子,看到女儿这么有能力,才更让两人高兴。

有能力才会过好日子,以后不会吃苦。也不会被人欺负。

到了新房子里,一辈子都没住过大房子的夏家两口子就和做梦一样的。

“你们先住着,要是住着好,等明年攒钱了,就买下来。”夏舒宁笑着道。

“这边治安好,而且买东西方便。还有院子。以后我爸可以经常在院子里晒太阳了。妈,你闲着没事儿就在院子里种点儿菜。咱家可以不用卖菜,还可以送给苏总吃。苏总就喜欢吃新鲜菜。”她觉得苏总的名头对爸妈很有用,可以让她妈觉得在家里种菜这个事儿有贡献,会开心。

夏母连连点头,觉得自己是该有点儿事情忙。

然后里里外外的忙活收拾起来。晚上还真的给苏总做了吃的送过去。

结果苏总不在家。

苏总晚上正和陈市长吃饭呢,一起出席的还有刘副市长。苏浔搞出这么多动静,东州市这边不想知道,也要知道了。

明眼人都看出来,苏总这人不管是去哪里发展,都能发展得好。所以苏总愿意在东州投资,那可真是为了情怀。

刘副市长见了苏浔,就主动的说了朱特助的事情,“哎,那事情我是事先不知道,后来也处分了办坏事的人。没想到小朱还是走了。”他嘴里的小朱自然就是朱特助。

苏浔笑道,“职场不顺心的时候多着呢,所以他这事情倒是也不奇怪。不过他来我这边工作,你们不会多想吧。”

刘副市长赶紧摆手,“换工作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。只要他给你好好办事就行。”

陈市长道,“我们自然是尊重每个同志自己的选择。”

苏浔笑道,“那就好,我也不希望因为这点小事,双方心中有芥蒂。不过他来我这边倒是也是时候,正好我也是用人之际。”

陈市长听出了画外音,就问道,“苏浔同志这是又要发财了?”

苏浔笑着摇头,“只是增加一些投资罢了。是不是能赚钱,还远着呢。”

第114章

这要是过去,陈市长和刘副市长也许就把这谦虚的话当真了。

可现在苏浔的实力都展现出来了。

她投资哪个行业不是办得热热闹闹的,赚得满盆钵?

而且可能是因为她自己锻炼差不多了,不需要练手了。所以苏浔现在的投资金额和过去可不是同日而语的。

东州可是很希望得到苏浔的新投资。

陈市长温和道,“苏浔同志,你可不要谦虚了。你回来东州,就和回到自己家里一样。和家里人谈话,何必谦虚?”

刘副市长也说,“苏总,要是有什么新投资,可不要忘了我们东州。”

苏浔也不卖关子了,如今她确实比过去有实力,所以更不需要像过去一样算计了。现在光靠着实力她就可以得到东州的优待。

于是和两人说了准备投资电子厂的计划

。“只不过是南波万的一个分厂,毕竟要供应全国,光靠南方一个厂不行。我要在东州建设南波万分厂。”

电子厂这种技术型产业那是非常受欢迎的。

这种产业可以帮本地留住人才,也可以为本地吸引人才。而且这样大厂,投资金额一般都不小。

陈市长也不淡定了,“只要这个电子厂落户,有什么困难,我们都帮着解决。”

苏浔笑着道,“别的困难倒是没有。只是想要和华国一些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,所以也许是需要你们出面牵线。”

陈市长问道,“具体是什么合作?”

“我的打算是电子厂内部有自己的研发室,到时我们需要研发什么项目,就请研究所的研究员帮我们来研究,我们出研究经费。最后研究成果可以共享。民用专用权属于我们。”

这种事儿还真没碰到过。陈市长问有没有什么先例。

苏浔道,“国外一些公司就是和政府共享这方面的研究的。华国国情不同,自然不会按照一样的模式来,我们可以修改。而且我也不需要华国顶级科学家,这都是国宝。我只需要一般水平的就行。”她这个地方小,还真不好意思那么大的想法。

陈市长闻言,倒是放松一些,“我回去咨询下相关的问题,然后顺便也找科研机构问问是否有意向合作。”

关于科学技术的事情,自然要慎重。他想要投资落户,但是也不想让国家利益受到损失。

苏浔道,“那就麻烦陈市长了。如果这边不同意,我就在国外找团队了。我考虑华国团队,也是为了方便。也并没有想过给双方增加麻烦。一切以共同利益为主。”

陈市长道,“我自然是希望合作能成功。只要条件合适,我相信那就没问题。”

因为苏浔这次投资意向,市政府又忙碌起来了。

不过大家都是熟门熟路的,流程都是走过好几遍的,如今可一点都不陌生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